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及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办师〔2025〕107 号)精神,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暨校级教师教育成果奖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2025年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范围为我校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学院在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以及校地协同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
各学院推荐的教学成果,原则上从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示范性项目、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及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改革项目中培育产生。同时,需不少于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二、推荐要求
(一)成果内容要求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围绕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卓有建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提出自己的理论,或者发展和完善已有的理论,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省或者高校(地市)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过不少于2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全省或者高校(地市)的一定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成果主持人要求
成果主持人及团队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个人及团队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主持人应当直接参加了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和总结的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并至今仍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单位集体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该成果应体现单位意志,由单位派人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与总结的全过程,并以该单位为主提供条件保障。教学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可联合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已经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不得重复申报。
退休人员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必须是一直从事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没有间断,其成果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推荐名额要求
每个开设师范专业的学院限推荐1项参评校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教师教育成果。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团队成员单列,不受名额限制,可直接推荐到学校参评。各学院要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由一线教师主持完成的成果原则上不少于推荐总数的70%。教务处、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等教学管理部门限推荐1项参评校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教师教育成果。推荐参评校级二等奖的教师教育成果不限项。学校将从获得校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教师教育成果中择优推荐参评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材料要求
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单位或个人,需提交《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见附件2)、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检验过程的报告以及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等。成果主持人或主持单位要按照申报表填报说明,认真提交申报材料,确保完整、真实、规范。
请申报团体和个人按如下要求认真准备好相关材料,于5月20日下午5点前提交至教务处104室,过期不候。
1.《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2.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检验过程的教学成果报告。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效果与反思等,字数不超过8000字。
3.支撑成果的其他文字材料,如论文、案例等,总字数不超过1万字。
4.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视频材料按MP4格式制作,播放时间不超过20分钟。
6.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上述文字材料要求使用A4纸打印,双面印刷,竖装;需签字的必须亲笔签名;电子档要求PDF格式,录入内容要求小四号字体。其中,1-4项纸质材料一式5份;1-6项电子版材料请以U盘形式报送(不超过500M)。
附件: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
教务处
2025年4月22日